桃青蚜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,以卵在桃枝梢、芽隙、小枝隙和杂草中越冬。 3月至5月下旬,桃蚜孤雌生殖期为繁殖期至蔓延期,再至高峰期。 6月中旬,桃蚜开始减少,翅蚜逐渐出现,移至十字花科等寄主繁殖为害。 到10月中旬,有翅雌蚜和无翅雌蚜产生的有翅雄蚜开始交配蚜虫怎么防治,产下受精卵越冬。
蚜虫主要发生在降雨较多的4月份,危害程度随降雨量和阴雨天数的增加而加重。 因此,防治桃蚜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。 第一次防治若虫叶率在20%以上,应选择晴天,防治频率间隔7天左右植物百科,即5月上旬多防治1次,防治1次。效果更好。 若5月下旬卷叶率为0.75%,平均叶蚜数为2.6只,则此时施药效果较差。
预防策略
1、在桃树休眠期,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,人工刮去粗皮蚜虫怎么防治,消灭越冬卵。
2、早春桃树发芽前,喷洒波美石硫合剂1.02-1.04公斤/升,可同时防治各种病虫害。
3、据报道,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后(4月上、中旬),应及时喷施下列农药之一: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、50%蚜虫雾剂2000倍液、%灭杀利乳油1500-2000倍液20支,25%功夫乳油3000倍液,用药时加入0.1-0.2%洗衣粉,可有效提高杀虫效果。
4、利用早春桃树树液流动快、向上运输能力强的优势,在桃树树干约10厘米长。 并用塑料薄膜包好,约15天后揭去敷料。 若树皮粗糙,应将粗糙的老树皮刮至变白,但不宜刮活组织。 幼树树皮薄,不能刮。
5、小麦收获后,尽量减少用药次数,主要是保护天敌,因为桃蚜有很多天敌,如瓢虫、食蚜蝇、寄生蜂等,应加以保护。 因此,建议在果园推广植草,以维持生态平衡。 秋季蚜虫迁回桃树后,10月中下旬在蚜虫卵前喷洒高效农药,减少越冬次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