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蚜虫的种类有哪些,小麦蚜虫的种类有哪些,小麦蚜虫的种类如何防治?小麦蚜虫的种类有哪些,如何防治?措施等问题,小编将为大家整理以下日常知识:
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
1.1 小麦蚜虫
小麦蚜虫是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,又名油虫或蜜甲虫,属于同翅目。蚜虫主要集中在小麦的茎、叶、穗等部位,吸食该部位的汁液,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,导致小麦减产,严重时可造成30%以上的损失。
1.1.1 农业防治:
清除田间杂草和志愿小麦幼苗,以减少小麦蚜虫的适宜栖息地和过夏寄主。冬春播期可晚于正常播期,播种时尽量采用深耕法,同时结合配方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。适当控制氮肥和灌溉量,适时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。
1.1.2 化学防治:
化学防治适用于孕穗期蚜虫率50%,灌浆期蚜虫率70%的麦田。常用的药剂有3%艾草可湿性粉剂、一次清洗、50%抗蚜威、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,以喷洒方式施用于麦田。
1.2 小麦蠓
小麦蠓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,在世界小麦种植国具有破坏性和普遍性。麦蠓主要在灌浆期吸食麦汁,造成麦粒、空壳,严重时甚至无法收割小麦。
1.2.1 农业防治:
选择抗小麦蠓或早熟小麦品种的小麦品种。通常,小麦在春季灌溉和追肥。为减少小麦蠓病的发生蚜虫的危害,春季宜减少春灌,减少化肥施用。
1.2.2 化学防治:
蛹期防治的主要化学药剂为2%甲基异磷磷粉、4%地马粉、1.5%甲基1605粉等,撒入土壤进行防治。成虫期防治所用化学药剂主要有80%敌敌畏、40%乐果乳剂、2.5%溴氰菊酯等,采用喷雾防治。
2 小麦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
2.1 小麦黑星病
小麦黑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,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,多发生在潮湿、半湿润地区。小麦黑星病可发生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,尤其是抽穗期,造成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,严重时可减产40%左右。
2.1.1 农业防治:
合理排灌,湿地应开沟排水。根据气候和小麦生长季节,适当提前或推迟播种,避开雨季小麦开花期。小麦成熟后,应尽快收割脱粒。收割后,对麦田进行犁耕,以去除残茬。
2.1.2 化学防治:
根据种植的小麦品种,从初花期到盛花期进行农药喷洒,避免阴雨天气。常用的化学药剂有40%多菌灵凝胶悬浮液、50%甲基托布津等,其中多菌灵对小麦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。
2.2 小麦纹枯病
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田常见病害,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感染引起。小麦一旦发生纹枯病,在其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烂芽、死苗、烂茎等症状,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和坐果不良,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,严重的甚至小麦收成失败。
2.2.1 农业防治:
选择抗病抗病品种,如济麦22、周麦22等。合理轮作,避免早播,适当延迟播种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,及时排放田间雨水。
2.2.2 化学防治:
化学防治通常在小麦变绿,田间病株率达到15%左右后进行。药液主要通过喷洒的方式喷洒在小麦幼苗的基部病斑上。常用的化学品有12.5%双康唑、50%多菌灵、20%三唑酮等。
2.3 小麦锈病
小麦锈病又称小麦黄疸病,分为条锈病、叶锈病和茎锈病。2017年,自4月20日山东发现小麦条锈病以来,迅速扩大蔓延。目前,东树镇小麦条锈病的情况和蔓延情况已基本得到控制。
2.3.1 农业防治:
选择抗病品种,加强栽培管理。适时播种,避免早播,适时浇灌施肥麦田。收割后,麦田被犁过,去茬,以消除细菌的来源。
2.3.2 化学防治:
由于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背面,所以喷药液主要喷洒在叶片背面。防治小麦锈病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胡芦巴粉或乳油、环丙康唑、丁康唑、木耳等。
2.4 小麦白粉病
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,发生在所有小麦产区,可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,其中以叶和叶鞘为主,传播迅速。
2.4.1 农业防治:
种植抗病品种,如白农AK58、绿源502等。合理控制小麦种植间隙,及时排水施肥。
2.4.2 化学防治:
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应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进行。常用的化学药剂有20%三唑酮乳油、地那康唑可湿性粉剂等,采用喷雾施药。
2.5 小麦叶枯病
小麦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病害。主要发生在小麦抽穗期,主要侵染小麦叶片和叶鞘。通常,三片叶子被感染引起疾病。小麦叶枯病会导致小麦枯死,导致小麦品质和产量显着下降。
2.5.1 农业防治:
选择无病或抗病品种种植,适时适量播种。控制氮、磷、钾肥的配合使用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控制田间湿度。
2.5.2 化学控制:
种子通常在播种前用谷物霉菌或其他药物处理。小麦抽穗后喷药植物百科,喷药次数视小麦叶枯病情况而定。防治小麦叶枯病常用的化学药剂有地康唑可湿性粉剂、苯菌唑乳油等。
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严重降低了小麦的产量,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,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因此,害虫防治非常重要。适当的防治方法,既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,又可以降低防治成本,保证小麦产量,实现优质、高产、高效,增加农民收入。
小麦蚜虫的种类有哪些?
小麦蚜虫,又称油虫,主要危害小麦作物,导致产量降低,生长速度减慢。小麦作为基本粮食作物,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虫害,因此需要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。, 那么小麦蚜虫有哪些种类呢?如何预防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小麦蚜虫的种类
在种植小麦作物时,经常会出现小麦蚜虫,这会影响小麦的叶子、茎秆和麦穗。直到最后,小麦产量下降。现在生产小麦蚜虫的厂家有小麦长管蚜、小麦二叉蚜、非净长管蚜。管蚜等。这些种类的蚜虫各不相同,在颜色和捕食性上都有明显的差异。蚜虫体质一般为草绿色或橙红色,捕食能力强。蚜虫的身体是浅绿色的。捕食能力一般。无网长管蚜呈白绿色,捕食能力强,危害性强。
二、小麦蚜虫防治方法
1.农业控制
在小麦生产过程中,要加强水肥管理,提高小麦的抗逆性。如果小麦生长停滞,小麦很容易受到小麦蚜虫的影响。因此,小麦孕穗期也可喷洒壮穗灵,防治小麦蚜虫。好结果。
2.化学控制
在小麦的苗期、绿化期和拔节期,需要做好预防工作。常用化学药剂有4-0%乐果乳油、50%辛硫磷乳油、抗蚜威、吡虫啉等。当需要两种或多种药剂混合均匀喷洒时,防治效果更佳。
三、小麦蚜虫的发生时间
小麦蚜虫的发生时间有严格规定。一般在春末夏初,麦秆发育期和老枯期。一旦到了高温多雨的季节,小麦蚜虫就会危害小麦,经常吸食小麦的嫩穗。,而且往往危害比较严重,导致小麦减产,而且在苗期危害比较容易预防,很容易发现农民可以做好化学喷药。
综上所述蚜虫的危害,关于小麦蚜虫的种类和防治的详细介绍就到这里了。农民在种植小麦时,必须防治小麦蚜虫,以提高产量。
关于小麦蚜虫种类的精彩图文和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上海常识网推荐的内容感兴趣。欢迎阅读。